项目核心环节“补水泵系统”面临严苛工况挑战:小流量(≤28m³/h)、高扬程(最高 400m)、低装置汽蚀余量(NPSHA≤2.0m),且介质含微量固体颗粒,传统多级泵、高速泵存在效率低、维护频繁、汽蚀风险高等问题。沃尔姆VMH03X 系列泵凭借定制化设计,成为该项目补水泵的核心装备。
小流量高扬程工况解决方案助力二氧化碳电解制合成气
某国家级 CCUS 示范项目 ——“二氧化碳电解制合成气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”,旨在通过电解转化技术将工业尾气中的 CO₂高效转化为合成气(CO+H₂),构建零碳燃料循环体系。项目核心环节 “补水泵系统”面临严苛工况挑战:小流量(≤28m³/h)、高扬程(最高 400m)、低装置汽蚀余量(NPSHA≤2.0m),且介质含微量固体颗粒,传统多级泵、高速泵存在效率低、维护频繁、汽蚀风险高等问题。沃尔姆VMH03X 系列泵凭借定制化设计,成为该项目补水泵的核心装备。

1.精准适配严苛工况的结构设计
VMH03X 系列泵采用单级悬臂、端进顶出、径向剖分的 API 610 OH2 型结构,专为小流量高扬程场景打造:高效汽蚀性能:通过开式扇形叶轮与优化流道设计,在 3000rpm 转速下实现 NPSHr≤1.5m(无需诱导轮),较传统 OH2 泵汽蚀余量降低 40%,彻底解决低 NPSHA 工况下的汽蚀难题,保障电解槽连续稳定供水。
轴向力动态平衡技术:开式叶轮独特的扇形叶片布局,配合泵体与叶轮间的间隙优化(0.8-1.2mm),自动平衡 95% 以上轴向力,避免传统闭式叶轮在低流量区的轴向力突变问题,确保≤1m³/h 超小流量工况下的长期稳定运行,振动值≤2.5mm/s(API 标准≤3mm/s)。
2.高可靠性与易维护性设计
中心线支撑结构:泵体采用中心支撑方式,管口载荷承载能力达 API 610 标准 3 倍(常规泵为 2 倍),有效降低管道应力对轴系的影响,机封寿命延长 60%,尤其适用于 - 80℃~+427℃宽温域工况(项目中实际运行温度 120℃)。
后拉式维护结构:配备加长膜片联轴器,检修时无需拆卸进出口管线及驱动机,单人 45 分钟即可完成机封或轴承更换,较传统泵维护时间缩短 70%,显著提升项目运维效率。
3.全工况适应性配置
耐磨耐蚀方案:针对含颗粒介质(项目中固体颗粒≤50μm,质量浓度≤1%),叶轮与泵体可选配碳化钨耐磨涂层(硬度≥HRC65),磨损速率较普通材质降低 50%;密封腔支持 API 682 全系列集装式机械密封(项目采用 Plan 23 冲洗方案),满足易燃、强腐蚀介质输送要求。
宽范围性能覆盖:单级 / 两级悬臂结构可选,流量范围 1-28m³/h,扬程 8-400m,转速 1480或2980r/min,设计压力最高 11.0MPa,全面替代传统多级泵(≤200m 扬程)与高速泵(能耗高、噪音大),实现“一机多能”。
1.核心性能指标达标
稳定运行:自 2024 年 5 月投用以来,连续运行 8000 小时无故障,满足项目 24 小时不间断供水需求,泵效率较设计值高 3%。
能耗优化:相比同参数多级泵,电机功率降低 15%(项目选用 90kW 电机,多级泵需 110kW),年节电约 12 万 kWh,配合变频器调节,部分负荷工况效率提升至 75%。
2.全生命周期价值提升
维护成本下降:轴承采用背对背角接触球轴承 + 圆柱滚子轴承组合,搭配迷宫式防尘盘与水冷套冷却系统,轴承温度控制在 75℃以内(环境温度 35℃),润滑油更换周期延长至 12000 小时,年均维护费用较传统泵降低 40%。
工况适应性验证:在项目调试阶段(介质含 1% 粒径≤50μm 颗粒,NPSHA=1.8m),通过耐磨涂层与间隙设计,泵体磨损量≤0.05mm / 年,远低于行业允许值(0.5mm / 年),证明其在含颗粒介质中的优异表现。
在二氧化碳电解制合成气项目中,VMH03X 系列泵以“精准定制 + 技术创新”突破传统泵型的性能瓶颈,不仅保障了低碳技术装备的稳定运行,更树立了小流量高扬程工况下的行业解决方案标杆。随着全球 CCUS 技术的规模化推广,该系列泵将持续赋能能源转型,为工业领域低碳化提供可靠的流体输送保障。
相关产品



预约参观沃尔姆厂区
零距离⻅证微⽶级加⼯中⼼和国标一级试验台实景运作

专业工程师为您专属定做
√ 平均帮助客户节省30%成本
√ 平均降低故障率40%